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荧光光纤测温仪该如何进行维护保养的呢?
技术文章
荧光光纤测温仪是一种基于荧光物质余晖衰减原理实现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先进设备,其核心在于通过测量荧光寿命(即荧光物质受激发后余辉衰减的时间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实现非接触式或接触式测温。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电子测温在强电磁、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的局限性,成为工业、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关键监测工具。由荧光探头、传输光纤和信号解调器组成。当特定波长的激光脉冲激发探头中的稀土荧光物质(如掺铒、铥的晶体),荧光物质吸收能量后跃迁至激发态,并在返回基态时发射荧光。
一、核心原则: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严禁拉扯、弯折、挤压光纤:
光纤(尤其是探头端的传感部分)非常脆弱。过度弯折(弯曲半径小于规定值,通常>30mm)会导致光纤断裂或微裂纹,影响光信号传输。
避免用尖锐物体触碰、划伤光纤表面。
避免剧烈震动或冲击:虽然探头本身坚固,但剧烈冲击可能导致内部荧光材料脱落或光纤连接点松动。
二、清洁与维护
探头(荧光点)清洁:
频率:仅在探头表面有明显污染物(油污、灰尘、结晶物)影响测量时进行。
方法:
使用洁净、柔软、无绒的棉签或镜头纸。
蘸取少量高纯度无水乙醇(99.9%)或异丙醇。
轻轻擦拭探头感温端(通常为一个小圆点或小球),切勿用力摩擦。
擦拭后,让溶剂自然挥发或用洁净空气吹干。
禁止:使用水、丙酮或其他强腐蚀性溶剂;用硬物刮擦。
光纤本体清洁:
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签轻轻擦拭光纤外表面,去除灰尘和油污。
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连接器清洁(如FC/ST/SC接口):
这是信号传输的关键点,污染会导致信号衰减。
使用专用的光纤端面清洁笔或带清洁棉签的清洁盒。
按照清洁工具说明,轻轻擦拭连接器端面。
严禁用手指触摸光纤连接器端面。
三、存放与使用环境
正确存放: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将光纤松散盘绕(直径>10cm),避免打结或小半径弯折,最好放入专用收纳盒。
探头端可套上保护帽(如有配备),防止污染和损伤。
使用环境:
温度:确保使用环境温度在仪器规定的范围内(通常-20°C~+60°C为电子主机范围,探头范围更宽)。
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或水下(除非是防水型号)。
化学环境:虽然石英光纤耐腐蚀,但长期暴露在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中仍可能影响外层涂覆层。确认探头材质的耐受性。
四、安装与操作注意事项
安装时:
固定光纤时,使用柔软的扎带或专用光纤卡扣,切勿用金属扎带或用力捆扎。
预留足够的弯曲半径,避免锐角弯折。
在移动部件附近布线时,预留足够的活动余量,防止拉断。
操作时:
插拔光纤连接器时,握住连接器外壳,切勿直接拉扯光纤线缆。
确保连接器完q插入并锁紧(听到“咔哒”声)。
五、校准与检查
定期检查:
目视检查:定期检查光纤有无压痕、裂纹、过度弯折;检查探头感温端有无破损、脱落或严重污染。
性能检查:将探头置于已知稳定温度环境(如冰水混合物0°C,或恒温油槽),检查读数是否准确。如有显著偏差,可能需要专业校准或维修。
校准:
荧光光纤测温仪精度高且稳定,通常不需要频繁校准。
建议每1-2年或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送回原厂或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一次校准,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用户不可自行拆卸或调整内部参数。
六、故障处理
信号丢失或读数异常:
检查光纤连接是否松动或未插紧。
检查光纤是否有明显弯折、压伤或断裂。
清洁光纤连接器端面。
若以上均正常,可能是探头损坏或主机故障,需联系供应商。
探头损坏:如确认探头感温端破损或荧光材料脱落,无法修复,必须更换新的探头或传感器。